伍秉鉴:世界首富全球理财

   发布时间:2017-02-18 来源:互联网

  “百年原是梦,卅载枉劳神。”这是清代大贪官和绅的绝命诗。如果清代首富伍秉鉴在晚年读到这首诗,想必也会有一番感慨。作为一个进出口贸易商人,因为生意上的成功被景仰,也因为对民族造成的损伤而被人唾弃,虽然这可能并不是他的本意。

  在《华尔街日报》评选出的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中,伍秉鉴是入选的中国人中唯一的商人。

  帝国儒商:诚信、低调、谨慎

  1757年,清朝实行闭关政策,广州成为唯一保留的通商口岸,“十三行”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“外贸特区”。“十三行”垄断了清朝的海上对外贸易的特权,闭关之后的100年内,广东“十三行”上交的关税占到清朝总体的40%,清朝的海关被私人承包了。

  在这样一个畸形的年代,“十三行”想不赚钱都难。1801年,32岁的伍秉鉴接手了其父伍国莹一手创办的怡和行。作为“十三行”之一,怡和行出口的商品又有着过硬的质量。凡是装箱后盖有伍家戳记的茶叶,在国际市场上都能卖出很高的价钱。

  经过三十多年的经营,伍秉鉴对其田产、房屋、店铺、银号及运往英美的货物等财产进行估值,共约2600万两白银(大约相当于现在的50亿元),在西方人眼里,他就是当时的世界首富。建在当时珠江岸边的伍家豪宅,据说可与《红楼梦》中的大观园相媲美。

  从现在流传下来的一个个故事中可以看出,伍秉鉴身上有着明显的中国儒家的个性:谦和、胸怀和自律。据说他“一辈子只讲过一句笑话”,很少穿官服(三品),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主动帮助同行,甚至撕掉外国借款人金额不菲的借据。换个角度说,他也像是一个放长线钓大鱼的商人。

  伍秉鉴抓住的是清朝末年与海外贸易的商机。在东印度公司淡出中国之后,在对华贸易中势力最强的三大洋行,都受过伍秉鉴的扶持。伍秉鉴和洋行做的是茶叶的正经生意,但却挡不住三大洋行也成为贩卖鸦片的最主要力量,这也成为伍秉鉴被众人唾骂的主要原因。

  畸形的时代不可能持久,随着清朝统治的风雨飘摇,广东“十三行”逐步丧失了在外贸方面的垄断。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,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使这些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商馆彻底化为灰烬。伍秉鉴也在内忧外患和责骂中逝去。

  大规模海外理财第一人

  伍秉鉴赚取大量财富,很重要的原因是赶上了“承包海关”的机遇,但他自己的精明运作也不能被忽视。在“十三行”这群最富有的群体中脱颖而出,伍秉鉴在累积财富方面的确长袖善舞。他的商行是“十三行”中与外商联系最紧密的一家,在东印度公司、散商和美商中左右逢源。

  善于笼络其他行商是其长袖善舞的另一面。在十三行商人陷入集体低迷时,伍秉鉴先是把自己担任英国公司羽纱销售代理人的利润,按比例分给全体行商;然后又放债给他们。利润和口碑双赢,俨然一副江湖大哥的模样。

  吴晓波先生在《浩荡两千年》一书中认为,伍秉鉴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两点,一是诚实谦顺、敢于吃亏,二是与英美外资公司的超密切关系。用现代的商业语言表述,那就是伍秉鉴有着优秀的自我管理、同时人脉丰富。

  或许是因为从事海外贸易的缘故,伍秉鉴投资有着全球化的视野,他大胆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铁路投资,涉足证券交易、保险业务等领域,使怡和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跨国财团,伍秉鉴也堪称走出国门海外大规模投资理财的第一人。伍秉鉴还是东印度公司的最大债权人,靠着借钱给东印度公司,闷声赚利息。

  点评:伍秉鉴代表了清代在商业上“开眼看世界”最早的一批人,从投资理念到经商范围都处于时代的前列。但这批人无时无刻不受着清政府的榨取,伍秉鉴死后,很多行商因此而破产。在林则徐的销烟运动中,伍秉鉴有着说不清楚的复杂关系,究竟他是大规模鸦片贸易的从犯,还是为外交关系鞠躬尽瘁的忠臣,实在难以说得清楚。

  晋风多俭,积累易饶,南人习俗奢靡,家无储蓄。------《东华录》

  山西人的习俗比较简洁,会积累许多家财;南方人习惯奢靡的生活,家里很少有储蓄。

 

 

 

特别声明:本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。
推荐图文